长沙助孕_湖南长沙三代试管助孕中介_长沙助孕费用多少钱

湖南试管血糖炸弹,还是致癌凶手?

79
血糖炸弹,还是致癌凶手?




烤地瓜被很多人誉为与冬天绝配的美食。寒冬腊月,手捧一份儿热乎乎的烤地瓜,温暖在手,甜蜜在心,这不正是冬天最需要的吗?

当然,正如其它美食一样,烤地瓜也有黑粉,并且黑得是言辞凿凿。

血糖炸弹,还是致癌凶手?冬季美食烤地瓜的安全食用手册

 

烤地瓜的GI非常高,血糖炸弹一颗,不能吃。

有一说一,烤地瓜的血糖升成指数(GI)是真的高,高到什么程度呢?直逼葡萄糖。煮地瓜的GI是77,简简单单这么一烤,GI就直升到了94,要知道做为GI上限葡萄糖的也才100,于是有人大声惊呼,烤地瓜不能吃,绝对不能吃。

如果是糖尿病患者,那确实不建议其食用。

对于健康人来说,地瓜首先就是一种高GI的食物,无论怎样烹饪,这个高GI的本质是不会变的,所以吃地瓜的第一原则就是要控制总量。

地瓜在烘烤的过程中,部分蔗糖转变成升糖更快的麦芽糖,因此GI值升高了,但这也让地瓜变得更为美味。因此,烤地瓜的本质是,吃起来更美味了,碳水化合物的总量没变化,但血糖负荷会增加的地瓜烹饪方式。

对应的策略就是别贪吃,对于普通人来说,150g左右的量(大约手掌长度)是可以接受的。这比一盒薯片或2片切片面包带来的血糖负荷要小。

理论上,理想的吃法是搭配一些生糖慢的食物,比如深绿叶菜、瓜茄类、鸡蛋、瘦肉等,但我想大部分人不愿意这么吃,毕竟烤地瓜的“正确”吃法——寒冬的冬天在户外现买现吃,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“街头文化”。

烘烤的食物,会致癌的,不能吃。

这个理论来源于,淀粉类食物在高温下会产生丙烯酰胺。丙烯酰胺是2A类致癌物,所谓2A致癌物指的是,对人很可能致癌,但这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,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。

人体能代谢掉进入体内约90%的丙烯酰胺,因此很难统计达到多少浓度才会致癌,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没有对丙烯酰胺的安全标准,而欧盟则设定了750μg/kg的基准水平值。

其实,丙烯酰胺在会出现在很多的烘烤食物中,深圳市消委会一次针对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的质检中,有7款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高于欧盟标准。不过,目前认为,短时间内大量摄入丙烯酰胺,才会引发中毒,并增加癌细胞突变的概率。如果按如数动物实验的数据来推演,一个成年人要每天吃上3-4kg的薯片,才有一定概率诱发癌症。

当然,也会有人说,烘烤产生的致癌物质不只有丙烯酰胺,还有杂环胺类和苯并芘类。这一点在烤地瓜身上无需担心,杂环胺类是蛋白质在高温下产生的,苯并芘类的来源则是脂肪,而地瓜的蛋白质含量很低(1.5%),几乎没有脂肪(0.1%)。

进一步说,地瓜都是隔皮进行烘烤,所以并不会产生大量可能致癌的物质。相比起来,烤肉才是更值得注意和警惕的。

反酸,胀气,吃过之后真难受,不能吃。

地瓜的胃排空速度慢,会刺激胃酸过多分泌,在肠道中被微生物组发酵,还会产生气体。这些都是确实存在的。对于有消化道相关疾病的患者,确实不宜多吃,严重的还要咨询大夫。

但像反酸和胀气这样的现象,往往是因人而异,因量不同的。并不构成完全不吃的理由。

其实,不只是烤地瓜,对于很多食物,我们总会看到一些“教导”人们不要去碰的“科普”文章。但其实,其中的80%都犯了“不考虑摄入量,就下结论”的常识性错误。

还拿烤地瓜来说,这样食材天然的美味,只要每次少吃一些,不和其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(比如含糖饮料)一起食用,并在正餐中有意减少主食,不失为一种好吃和健康的零食。

最后,把烤地瓜同国民级零食薯片作一个简单的对比,当你想吃薯片的时候,把它换成巴掌大的烤地瓜,那在盐、糖、脂的摄入上均会大大减少,还会少吃进很多食品添加剂,何乐而不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