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单位的同事老周今年57岁了,年纪大了,还一身病,脑血管硬化,还有前列腺肥大,这个前列腺肥大很影响日常生活,近来夜尿特别频繁。
上个月有一天晚上,他起来上厕所,当时憋得比较急,匆匆起床就昏倒在卧室门口。他老伴儿睡得正香呢,突然听到“砰”的一声,吓醒了,赶紧开了卧室的灯,天哪,老周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,叫了一声也没有反应。这才明白过来,老周晕倒了!他老伴儿急忙起来去敲儿子屋的房门,把老周送医院抢救。
很幸运,总算是抢救过来了,但是老周也留下了病根,左侧偏瘫,让人痛心。
他儿子对他爸爸起床摔晕过去很是不理解,知道我也了解点西医的东西,就跑来问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。我说:“这跟起床不当有关系!”
老年人,年纪大了,不像年轻人那样器官那么年轻,身体本身就比较弱,所以,晚年就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什么的,这其中最常见的老年病有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高血脂症、糖尿病等。
人的血管就跟一条条橡皮管似的,也是有弹性的,你用时间久了,它的弹性就会变弱,质地会变脆,张力也变差。管壁会变得僵硬,大家都见过小孩儿玩橡皮管,橡皮管变僵硬了,你抻拽它,它就没有那么大的弹力了,也就是它的收缩功能变差了。这时候,内膜也可能已经有了粥样斑结,这些结块就形成了一个个障碍物,血液流过的时候,它会阻碍流速。接下来还会有更加糟糕的事情紧随而来,就是管腔变窄了,这是造成血管堵塞的原因,也常常是脑梗死的罪魁祸首。
而老周摔倒又是在晚上,深夜人们都会睡得很熟,尤其是3点多钟,这时候人的新陈代谢减慢,身体已经进入了休息的模式,血液会相对缓慢流动,流速变小后,血压也就相对偏低,神经、肌肉等都在自己最舒服的状态下,开始安安静静享受睡眠。
如果这时候起床,你在迷迷糊糊、似醒非醒的状态下猛一下起来了,其实你的身体还没有醒来,快速走几步,这不单单是容易磕着碰着,更危险的是,身体长时间平卧血压偏低,你突然改变了体位,把躺着的身体从床上强行拉下来,让身体站着,这个变换很容易让大脑发生短暂性缺血,从而在迷蒙中发生缺血后的倾倒症状。轻者会眩晕、头昏、摇晃不稳;重者摔倒在地,在脑缺血性中风的基础上又陡增了急性脑外伤。
老周就是上面的这种情况。
所以说,这老人在起床时,一定要注意,能清早起床就不要大半夜起来,睡眼惺忪地一下子就起来了,这其中的风险就很高!
如果真要起床,控制不住,要喝水,或者上厕所,也要遵循起床三部曲,才不会发生意外。
起床第一步:睁开眼,不要着急动,先在平卧的状态下,让眼珠动一动,看看天花板,或者看看窗户外面,这样持续3分钟,直到自己觉得已经完全清醒了,从睡觉的状态到觉醒的状态已经过渡完了,就可以进行第二步了。
起床第二步:确定自己意识清醒、脑子思路清晰后,缓缓地从被窝里面坐起来,身体半卧,再让眼睛适应一下这个姿势下的情景,看看周围的环境,这中间你也可以活动活动脖子,这样又持续2分钟,人又清醒了一些,再进行最后一步。
起床第三步:将双脚放在床沿后,静静坐1分钟,直到自己认为睡意已经减去大半部分,头脑变得更加清晰了,这时,你的身体也已经醒过来了,血压没有那么高,血流速度也不会较慢了,这就正常了,你可以慢慢地走下床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这个起床三部曲也可以称作321操。
起床后,也有一些注意的事情。比如,起来后,人的血液在清晨比较黏稠,容易形成血栓,如果这时候喝一大杯温开水,水经过10分钟就可以通过胃和肠道吸收,进入血液,给黏稠的血液稀释一下。这样,会减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。
还有一个问题,清晨起来后,人会有排宿便的习惯,可确实存在这样一种情况,临床上,有很多患者因排便太用力,而发生脑出血。早晨起来,血压本来就高,这时候如果用力排便,腹部的压力会加大,整个身体的血压会加快升高,你再是脑血管病患者,比如脑内小动脉硬化,一用力,就可能发生脑内小动脉破裂出血。这种情况,尤其容易发生在有便秘的人身上。所以,大便干燥、排便不畅时,千万别太用力,要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,饮食上多吃粗粮、高纤维食物,或者经常揉揉腹部,治疗一下便秘。
还有好多人,起床后不吃早餐。不吃早餐对大脑的危害很大,有数据显示,脑组织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%~3%,但脑的血流量每分钟约为800毫升,耗氧量每分钟约为45毫升,耗糖量每小时约为5克。青少年的脑组织正处于发育期,血、氧、葡萄糖的需求量比成人还高。如血糖过低,脑意识活动就会出现障碍,长期如此,势必影响脑的重量和发育。
再说说不吃早餐对消化系统的危害。正常情况下,头天晚上吃的食物经过六小时左右就从胃里排空进入肠道。第二天若不吃早餐,胃酸及胃内的各种消化酶就会去“消化”胃黏膜层。长此以往,细胞分泌黏液的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,很容易造成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。不吃早餐对人体的危害很大,总之,这是一种对健康极其不利的坏习惯,毕竟“一日之计在于晨”。
为了你的健康,请所有老年人都来做好起床三部曲,起床后,也要注意一些小细节,这样才能够健康长寿。